|
解讀醫用敷料:“醫”+“美”的優質賽道隨著輕醫美時代的到來,越來越多求美者的核心需求回歸到皮膚方面的改善。其中,經過2025醫療器械展覽會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新用戶,對于醫美項目的嘗試是從醫用敷料開始的,其憑借 “醫美術后護理+敏感肌護理”兩大剛性需求的驅動,覆蓋了日常家用到院線護理等多個高頻生活場景。 作為一款“醫”和“美”融合屬性強烈的產品,醫用敷料在醫美消費端有著廣泛的需求,具有高復購、高盈利的屬性,是許多醫美上游公司關注的領域。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規模達259億元,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79億元,在市場需求的強烈刺激下,醫用敷料賽道蓬勃發展,甚至有漸漸擠壓普通面膜市場的趨勢。此外,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醫美行業整體的監管趨嚴,醫用敷料賽道的行業壁壘也在不斷提高。 雖然醫療敷料行業需求始終穩定,呈現一定的剛需特征,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小。 然而因為產品同質化嚴重準入門檻低等因素影響,也導致了該類產品價格競爭激烈,較為內卷的現狀。目前該市場陷入“紅海廝殺”中,號稱“一片就能致富”的它為何能發展得如火如荼,已經入局醫用敷料的玩家們該如何開疆拓土,未來市場的細分趨勢又在何方?我們一同來看。
醫用敷料的市場崛起醫用敷料,曾被廣泛宣傳為適用于醫美術后修復的“醫美面膜”,在市場教育期和滲透期兩輪輕醫美紅利的推動下,逐漸成為消費者熟悉和信賴的產品。不同于人們日常護膚所使用的面膜,醫用敷料是指用以覆蓋瘡、傷口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。目前被研究或應用的醫用敷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:生物種類、人造合成類、新型功能復合類。 生物種類醫用敷料與皮膚類似,主要原料包括動物膠原蛋白、植被根莖等,能夠滿足敷料的基本要求,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;人造合成類敷料的原料則是根據實際要求合理選擇高分子原料,可有效減弱患者的傷痛并補給營養成分,提高傷口舒適度;新型功能復合類敷料則具備包括抗菌活性、載藥控釋等特征。 當下輕醫美風潮盛行,即便輕醫美項目大多都是微創或是無創,但皮膚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創面或者有光電灼傷的問題。而醫用敷料具有良好的抑菌保濕作用,可以在輕醫美術后對受損皮膚進行修復、舒緩,或者是緩解皮膚屏障受損和急性皮炎等皮膚問題,是皮膚創面修復的理想材料。因此,醫用敷料也隨著輕醫美的崛起而盛行。此外,還有被痤瘡、皮炎等敏感性皮膚問題困擾和追求高效功能性護膚的消費人群,也是醫用敷料市場成長的一部分重要力量。嘉奧的醫用敷料大受歡迎,正是依托于這一市場趨勢的變化。 在市場教育期,由于作坊式醫美機構帶來的整容后遺癥問題,消費者開始轉向更為安全和可靠的輕醫美項目。醫用敷料作為新興產品,開始在市場中露頭角。消費者開始擺脫對醫美機構的依賴,對醫用敷料產品進行獨立決策。 總的來說,醫用敷料用戶主要分為三類:一類為具有痤瘡、皮炎等皮膚問題的患者,一類為接受輕醫美手術后急需皮膚修復的醫美人群,一類為追求功能性護膚的普通消費者。 從消費實力看,后兩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頻率更高,是我國醫用敷料市場成長的推動力量
(數據來源:Frost&Sullivan) 醫用敷料行業保持較高增速。根據Frost&Sullivan數據,2021年專業護膚領域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為259億元,2017-2021年CAGR達40%,行業呈現高速增長,且未來有望繼續保持較高景氣度(2021-2027復合增速有望達25%)。 按材料分,醫用敷料主要分為透明質酸材料、膠原蛋白材料和其他。 透明質酸和膠原蛋白敷料具有保濕作用,這些高分子成分醫用敷料對皮膚的刺激性低,有助于醫美手術后受損皮膚的修復和舒緩,以及在皮膚屏障受損、急性皮膚炎時為皮膚提供濕潤、溫和的環境,避免損傷狀態的皮膚接觸外界污染,降低污染風險,相比化妝品面膜刺激性小。這也是嘉奧醫用敷料常用的材料。 透明質酸:是目前醫用敷料行業使用較為廣泛的材料,未來有望繼續保持20%以上增速。2021年透明質酸材料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為115億元,占醫用敷料行業整體的44%。從增速看,2017-2021年CAGR為57%,2021-2027年CAGR有望實現23%。 膠原蛋白:膠原蛋白類醫用敷料增速快。2021年膠原蛋白材料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為73億元(其中重組膠原/動物源性膠原金額分別為48/25億元,預計2021-2027年CAGR分別為32%和29%),占醫用敷料行業整體的29%。 其他材料:2021年市場規模為70億元,占醫用敷料行業整體的27%。
|